张玉明

  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二胡书籍、演出海报、激光唱片、录像带
等等,清楚展示了张玉明多年来的努力。

  这名豪爽健谈的山东大汉说,刚搬来不久,家里很乱,不过,已经
在大巴窑买了一间组屋,就要搬进去了……

  41岁的二胡名家张玉明是在今年8月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并来新定
居。安顿下来以后,多年来持续进行中的研究工作、著书论著、教学等
各方面的音乐事业,又将积极展开。第一项公开活动是在《南北情韵》
演奏会上与新加坡青年华乐团联合演出。

  张玉明是中国国家一级演员,曾踏遍中国各地区向多位名师求教并
吸取各地民间音乐之精髓。他曾到过20多个地区演奏,近几年来多次到
台湾演奏、讲学、录制多张激光唱片及全套数十集的教学录像带《二胡
教程大全》,掀起热潮。

  如今转移阵地来到新加坡,他说:“换一个环境给人不同的感觉,
就像换一个窗口,给你不同的视线。我相信无论在什么地方,我都能发
挥自己的作用,和不同地区的朋友,一起为推动华乐而努力。”

  张玉明相信无论是各家各派、无论在哪一地区,这一代华乐工作者
有责任打破各派之见,溶为一体,把演奏技巧科学化、理论化,方便学
习和推广。

  今日的张玉明博采各家之长,演奏手法独具特色而多样化。然而回
想自己学习的过程,是一条弯弯曲曲的路途。

  张玉明从小对二胡深深着迷,经常偷听邻居拉琴。小时候家里很穷,
张玉明告诉父母上体育课需要买运动鞋,拿了4块钱到店里买下一把二胡,
结果回家被打了一顿,还必须穿破鞋去上课,他却高高兴兴地开始了他
的二胡学习生涯,一天到晚拉奏。

  加入学校宣传队后,张玉明又接触了许多乐器,每天在住家院子里
摆几种乐器,招了一些听众和学生,当地音乐圈子很快就知道有这么一
个才华洋溢的小朋友。

  张玉明14岁已经是青岛一个专业乐团的首席,高中时期已经有很多
学生,开始有认真拜师的想法。有一回听说他所崇拜的张韶来到济南,
张玉明赶去求教。

  张韶听他拉琴以后认为他毛病太多,最少半年才能改正过来。

  张玉明那天回去很难过,一口气拉了20小时,把张韶给他的练习拉
完,又回去找他。张韶一听之下非常讶异地说:“我从来没有见过有人
像他这样,这个孩子我要把他弄到北京!”

  这时期张玉明很穷,偷住在朋友宿舍,每天饿着肚子练琴,还必须
东躲西藏,曾经两次遇到清查被赶,甚至被直接带到公安局。赴京求学
也是卖了许多东西筹钱,到了北京以劳力代替房钱,每天又饿又累。然
而到了北京使他非常愉快,张玉明眼界大开,认识了许多二胡名家,到
处求教,广泛吸取各家各派的不同养分。

  1977年中央音乐学院第一届招生,张玉明在入院考试中被多个乐团
看上,加入东方歌舞团,1978年起在国内外到处演出,每到一个地方都
拜访当地民间艺人,时间全用在学习与练琴。

  张玉明说:“我经常告诉学生这些学习经历,对他们说:你们有这
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不好好学习?近几年来我也到各地讲学,把自己的
心得告诉大家。学生说我看东西准确,其实我只是‘多病成医’!”

  这些年来张玉明培养了许多杰出乐手,也大量从事二胡教材编写与
录制工作,便是希望能把自己数十年来到处累积的经验,与更多的朋友
分享。

  他说:“一个人所能教的学生毕竟有限,我希望把自己的体会都写
出来,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不走弯路,用最简单的方法,拉最好的琴。”

  张玉明来新以后收了不少学生,也继续他的写作工作。他说:“民
族音乐的科学化、系统化还做得不够,如何使它像西乐一样系统化,需
要一代代不断地往下去做。来新定居可能对我的下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好
处,民族音乐是根基于民族,最后的目标是走向世界。”


张玉明谈本地华乐

  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新加坡华乐将有一个很大的飞跃,在国际乐坛
上占有一席之地。

  现在的新加坡华乐环境很好。我在20多年前就认识的华乐界朋友,
到今天还在努力。我知道他们放弃了很多其他的发展机会,前面的发展
是这样子走过来,后面的发展将出现一种新的面貌。

  来新加坡定居以后,我去过几间学校,感觉到学校对华乐的重视。
我很高兴地看到新加坡这么一个小地方能有这么多个华乐团,显示华乐
的普及在这里蛮受重视。

  我在报章上看到华乐的发展过程,了解一批华乐界骨干前辈所作出
的努力和牺牲。我深深地感受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乐的存在。小提
琴拉得再好,毕竟不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华人拿出去的,就应该是自
己本民族的东西。

  现在美国的大乐团都在演奏《良宵》、《二泉映月》。一次在美国
拉奏完毕以后大家都来看我,听众围过来,好奇地问我很多问题,使我
感到很自豪。

  中国音乐在国外已经引起了轰动,我们这一代的任务就是把它普及
和推广下去,要下一代珍惜这些东西。

  一把二胡以前拉完刘天华就没有什么曲目了,现在却有大量新创
作、协奏曲,甚至可以拉小提琴曲、摇滚乐、通俗曲。我觉得华乐现在
应该吸取世界音乐的养分,以各种音乐为借鉴,而又根基于民族。

  近来新加坡吸收了很多中国人才,给予很大的推动,相信演奏的整
体水平和个别水平将有很大的飞跃。我觉得在新加坡发展华乐有很好的
前景,很多人过来发展了,有名气的演奏家也都到这里来演奏,创造了
很好的艺术环境。

  我不愿狂妄地把自己摆在很高的位置,只想在这里多多培养有天分
的小朋友,以及通过讲课让更多人了解华乐。我的研究工作在什么地方
进行都一样,不过来新以后我当然会把自己的东西逐步移过来这里。华
乐在新加坡的发展会有一番气像,有待所有华乐界的朋友一起努力。

Copyright © 1998-99
自得其乐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