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达》盛妆登场 Aida
公演之前的十多天,150名舞台工作人员日以继夜地把新加坡室内体
育馆变成古代的埃及。
大型歌剧演出《阿依达》在1997年9月14日首演,把埃及的人面狮身
、埃及雕象、法老王等等,在现代新加坡出现。
这个耗资400万元的大制作是新加坡上演过的最大型歌剧演出,也是
歌剧《阿依达》历来最大型的室内演出。
《阿依达》是意大利歌剧中的经典之作,内容叙述埃塞俄比亚公主阿
依达与父王同被埃及所俘,埃及青年统帅拉达梅斯倾心于阿依达,父王指
使阿依达乘机刺探军事机密,拉达梅无意中泄密,被埃及公主告法,被判
活埋。阿依达至墓窟,与拉达梅斯同死。
这部歌剧是为庆祝苏伊士运河通航而作,1871年于开罗首演。百多年
来在世界各地的无数次演出都广受欢迎。1987年《阿依达》首次在尼罗河
畔的金字塔前进行户外演出,突破歌剧院的限制。之后这部歌剧曾数次以
大规模形式上演,备受世人瞩目。
这次的全新制作使用大型舞台与先进灯光、音响设备,宽65公尺、长
45公尺的大舞台上搭制具有真实感古埃及建筑和雕像,演出将出现千人同
台的盛况。其中单是舞台正中的人面狮身像就高11公尺、重4.5公吨,场
面非常壮观。
执行制作人迈克尔·科德(Michael Coad)指出,为了配合不同场景
的需求,舞台上的主要道具都是旋转式的。道具以人力拉动,搬运人员将
穿上埃及服装,增添观赏的乐趣。
例如人面狮身像的另一面是埃及庙宇,人面狮身的正面只在第二幕出
现,由10名埃及“奴仆”拉动。
这一次的制作是在新加坡进行世界首演,道具都是全新制作,分别在
世界各地完成。其中大部分的主要布景是在中国制作,北京和上海的两名
雕塑师由今年年初开始动工,花了大约半年时间才完成。舞台主要架构是
在澳洲制作,服装则在香港完成。
道具总重量200公吨,以18个集装箱运来,演出也使用最先进的音响
系统及600盏灯光,还可以看到驴子、马、羊、蛇等各种真实动物。
迈克尔·科德指出:“选择在新加坡进行首演是因为新加坡近几年来
对世界级的大型演出接受力很好,政府也给我们很大的支持。而另一个实
际的原因是:世界上很少地方有这么大的室内演出场所!”
他指出,新加坡室内体育馆的设计恰到好处,舞台规模虽大,却不至
于与观众隔离,即使是最便宜的票价也能居高临下地从良好的角度欣赏歌
剧:“室内体育馆的容量不亚于户外演出,却能够制造更好的剧场效
果。”
主办者相信巨型演出将使观众大开眼界,也将使歌剧走入民间。迈克
尔·科德说:“以这样的规模来呈献歌剧能吸引更多观众,有助于歌剧的
普及和推广。一些平时对歌剧不感兴趣的人士只要踏入剧场,就会被深深
吸引。”
为了让歌剧爱好者更有参与感,这次制作也大量采用本地专业及业余
人士参与演出,包括新加坡交响乐团团员、新加坡武装部队乐手、新加坡
警察部队乐手、新加坡舞蹈剧场舞蹈员、一支200多人的合唱团、来自各
乐队的60名喇叭手,以及各种角色如兵士、囚犯、神父、杂耍艺人、宫廷
侍卫等等,共有800多人参与。
《阿依达》的整体演出人员共有千人以上,阵容非常强大,包括世界
各大歌剧院的主要演唱者,饰演阿依达的是著名歌唱家威廉明尼亚·费兰
迪斯(Wilhelmenia Fernandez),饰演拉达梅斯的是被誉为“帕瓦洛蒂
继承人”的加拿大男高音理查德·玛吉森(Richard Margison)。
这一次演出是由澳洲知名制作人迈克尔·埃奇利(Michael Edgley)
制作,新加坡的全球娱乐(Global Entertainment)和SunVic制作公司联
合呈献。歌剧在新加坡首演后,将继续前往澳洲、纽西兰、韩国、日本、
南非等地进行巡回演出。
女主角专访
美国歌唱家威廉明尼亚·费兰迪斯(Wilhelmenia Fernandez)随和开
朗,随遇而安。
毫不强求,却轻易地吸引了世界各地歌剧听众的注目。
问她如何拥有一副好歌喉,她笑着说:“这是上帝的恩赐。”
问她如何在歌剧界中崭露头角,她耸耸肩:“不断地祈祷,还有很多的
运气。”
轻描淡写地总结了多年的努力与付出。
费兰迪斯从小喜欢唱歌,却迟至14岁才开始接受正规音乐训练,19岁那
年在私人音乐学校修读声乐,之后转入茱利亚音乐学院。1973年自茱利亚音
乐学院毕业后,她居然停止歌唱,而跑去结婚生子。
费兰迪斯说:“不是不喜欢唱歌,而是在那个时候,我比较想当妈妈。
反正我还年轻,既然想结婚,就好好建设我的家庭生活。”
这种随遇而安的心态,一直伴随着她的歌唱事业。
费兰迪斯结婚3年后觉得丈夫和女儿都不再需要她的特别照顾,再回到她
的演唱生涯。
费兰迪斯说:“不是我选择歌剧,而是歌剧选择了我。我演唱各种各样
的歌曲,但是唱歌剧的时候是最快乐的。它让我演唱最美丽的音乐,唱起来觉
得舒服自在。”
刚刚“被歌剧选中”时,费兰迪斯还寂寂无名,在小歌剧院里担任小角
色。
“无法进入大歌剧院,同样要继续歌唱、用心地唱。地方上的小剧院,同
样是非常重要的。一名演唱家需要小歌剧院来聘请你、培养你,教导你如何为
不同角色作准备,协助你保持一定的艺术水准,直到有一天,如果你幸运的话
,大歌剧院也许会听到你的声音,邀你步上舞台。”
费兰迪斯在美国各地的小歌剧院唱了一两年左右,1977年在巴黎首演,从
此进入欧洲艺坛,在许多大型歌剧演出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单是阿依达这一
角色,已演唱了至少有一百多次。
费兰迪斯说:“阿依达是我最喜欢的歌剧角色。我喜欢饰演阿依达、托斯
卡之类的性格强烈、具有独立精神的女性。阿依达被父亲所利用,背叛了她所
爱的人。她不得不服从父亲,但还是保持了她的尊严,最后选择与爱人同死。”
同一个角色虽然演唱了上百次,费兰迪斯却毫不厌倦。她说:“每一次的
演出都是不一样的,每一次都有一些需要改善、求进的地方。还记得第一次唱
阿依达时,我所能够提供的只是音符,根本不是在演绎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之后我找了很多资料,和很多人交谈,听取意见,慢慢地自我改善。我是我自
己最苛刻的乐评,没有一次的演唱是完美的。”
费兰迪斯来新加坡演唱的《阿依达》,使用大型舞台与先进灯光、音响设
备,演出人员及演唱者共有千人以上。现代歌剧演出规模越来越大,场地大、
道具精美,来“看热闹”的观众也相对地增加。歌唱家的声线毕竟有所限制,
如何在缤纷的舞台上与场景争宠?
费兰迪斯说:“我们确实无能为力。音响系统也许能对听众有所帮助,但
是对歌唱家帮助不大。不过我个人相当欣赏这些布景,大大的金字塔、雄伟的
宫殿,使你感觉舞台上的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尤其是这次的演出,有96%的参与者是新加坡人,相信有很多观众是为了来
看他们的朋友,更甚于来听费兰迪斯歌唱。
费兰迪斯笑着说:“我不介意,只要他们不要站在舞台前面,向台上的朋
友招手!”
Copyright © 1998-99
自得其乐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