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桂芳
三弦是相当少见的乐器。难度高、乐团少用、难以普及推广……
要讨人喜欢,并不容易。
黄桂芳9岁那年,也是在老师的安排下,懵懵懂懂地接受指派,拿
起三弦。
开始学习以后,却执着地坚持下去。
从进入中国音乐学院主修三弦,到留学任教,以至嫁给院里著名的
三弦老师。
长长的三条细弦,萦绕此生,结下不解之缘。
现年32岁的黄桂芳今天已是中国杰出的三弦演奏家,今年5月还刚
在国际中国民族器乐大赛三弦组第一名。回想当年,她说:“当时年纪
小,没想过要演奏什么乐器,老师安排什么,就学习什么。能够加入乐
队,已经觉得很高兴了。”
黄桂芳也学过二胡、琵琶、月琴等等,但一直都没有主要乐器:
“音乐学院招生时,面试的时候我刚好弹了三弦,老师听了很满意,就
这样进入中国音乐学院,一学就学了十年。”
演奏三弦并不讨好,但黄桂芳并没有想过要换乐器:“三弦音准很
难掌握,把位很大,右手的基本功底要求也很高。学习的时候,练得很
辛苦。因此选择三弦的人也不多。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更使我觉得越
难学就越要去把它学好,越少人学就越值得去学习。”
1982年黄桂芳参加全国民族器乐观摩比赛,成为第一个凭三弦获奖
的参赛者,备受瞩目:“三弦首次亮相,人们感到很惊奇:怎么三弦也
有这么丰富的表现力?”
黄桂芳指出:“其实三弦在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都不比其
他乐器逊色,而它强烈的个性和韵味,是其他乐器所无法代替的。人们
觉得它不好听,是因为要把它弹得好听并不容易,而产生了误解。”
为了替三弦“申冤”,黄桂芳四处演奏、从事教学,也随丈夫搜集
了很多三弦乐谱及教材,希望能通过种种努力,肯定这项乐器。
这些年来还使用三弦演奏世界名曲如《土耳其进行曲》,与西洋乐
器合奏,如钢琴伴奏,与小提琴进行二重奏等等,在国内外都很受欢迎。
黄桂芳希望能举行各种形式的音乐会:“尽量体现三弦的各种风格,
让更多听众了解三弦,也让外国听众了解中国乐器。”
Copyright © 自得其乐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