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慧
留学英国期间,陈佳慧每天上午6点开始练琴,直到晚上9点才回家。
过了4年这样的生活,这名21岁的青年小提琴手总算以第一级荣誉学
位的特优成绩学成归来,举行首次专场音乐会,向朋友们汇报学习成绩。
想起数天前访问钢琴家王立达,他说所谓天才是自己闭门苦练8小时,
然后别人只看到他演奏1小时而说:他真是天才!
言犹在耳又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苦练、苦练,练琴必然要痛下苦功,然而陈佳慧淡淡地笑着说:
“练琴是自愿的,不能说苦。这是自己的兴趣,你要是不喜欢,没有人会
逼你。”
陈佳慧4岁开始学钢琴,6岁开始学小提琴,14岁已考获皇家音乐学院
小提琴演奏文凭及钢琴第8级特优文凭。
她说:“小时候并不懂什么叫兴趣。幼稚园老师告诉妈妈我有音乐天
分,妈妈就让我学钢琴。后来由于我的表哥表姐们都学小提琴,我又学了
小提琴。我想我是对它们有兴趣,要不然不会坚持学习。要把乐器学好固
然要有天分,也要有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你才会努力地练习。”
陈佳慧中学时期加入新加坡青年交响乐团并当上首席,曾随团到澳
洲、马来西亚及日本演出。
她说:“我是在那个时候觉得自己比较喜欢小提琴。因为拉琴的机会
比较多,演奏形式也比较多变化。可以独奏、合奏、加入乐团,与其他乐
手交流,还可以到处演出。”
陈佳慧在1991年赢得全国音乐比赛小提琴公开组冠军,并获奖学金前
往英国吉尔德音乐学院:“选择英国是因为那里的制度与新加坡一样,比
较容易适应。去到那里以后,发觉自己适应得比想象中更好。4年来生活
非常忙碌,没有什么时间想家。”
她指出,学院里的教师要求很高,同学们的程度也比较高:“学校规
定上午10点钟开始排练,之前已有很多学生在练习了。”
不过,上午7时以前就“闻鸡起舞”的,只有两三个亚洲学生。陈佳
慧说:“早上人比较少,学校比较静,而且练完了以后才上课比较安心,
晚上出席音乐会也不需担心没时间练琴。”
陈佳慧这次回新加坡举行一场演奏会以后,又前往美国俄亥俄州攻读
硕士学位。
她说:“英国和美国的社会和学习环境都不一样,我希望能到新的环
境学习新的东西,和不同国家的同学进行交流。读完这两年之后,希望能
成为专业小提琴演奏家,到处演出。”
Copyright © 1998 自得其乐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