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智中

  高中时期的顾智中是一名运动健将。他比我高一届,经常看到他在
篮球场上出现。印象中的他应该是好动好胜的一类,没想到十多年后的
今天他会走向音乐的道路,而且锐气被磨平以后,显得沉稳谦逊。

  30岁的顾智中,当年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选择钢琴。

  顾智中和弟妹都是从小学习音乐,他从4岁开始学钢琴,后来也学
过一阵子小提琴,但都是在父母的意愿下学习,顾智中本身并不感兴趣,
后来就停止学习了。

  他说:“我曾经有5年没有钢琴老师,完全没有兴趣。进了华初以
后才开始主动弹琴,不过弹的并不是一般老师会教的曲目。”

  那时候一个同学常常找了一些很难的乐谱,放在顾智中面前问他:
你会弹吗?顾智中也就接受了挑战。

  因此顾智中说:“把我引入音乐之门的不是传统学音乐的入门途径。
第一次使我在听音乐会后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蓝色狂想曲》、《左手协
奏曲》之类的曲目。”

  自己弹了一些“非正统”曲目以后,顾智中觉得自己弹得还不错,
国民服役期间就作出决定,退役后要继续学琴。

  顾智中在1988年服完兵役,拜王立达为师,1989年获得全国音乐比
赛钢琴公开组第一名,之后留学美国攻读音乐,在曼哈顿音乐学院攻读
学士学位以后又在布鲁克林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到了纽约可说是大开眼界,顾智中说:“在美国6年,我学得比较谦
虚一些。那里很多人在弹琴,能够把琴弹得好的人真的太多了。”

  顾智中坦言:“我从小在温室里长大,一直都很天真,以为什么都
可以。决定学音乐的时候以为自己以后一年要弹几十场音乐会,一进了
音乐学院我就不这么想了。那时我已经21、22岁,比起那里的许多十六
七岁的少年乐手,简直像个‘大老粗’!”

  自觉技不如人,顾智中有时一天在钢琴前面苦练8到10小时。他说:
“可以说,我是到了硕士班是才稳住阵脚。弹琴不出色,也使我觉得自
己有必要在学科方面多花心思。”

  学科方面的优良表现使他能够在学校担任助教,硕士课程毕业以后
顾智中也考虑过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最后却还是选择回新加坡。

  顾智中说:“一方面是我已经结婚,觉得自己不应该再当学生,一
方面是父母认为我也应该回来奉献了。”

  回新以后顾智中任职于陶儿唱片行,业余时间在私人音乐学校教钢
琴,不是完全学非所用,却也不是得到很好的发挥。

  在学院执教和从事研究的理想显然无法实现,想要找个合作伙伴同
练双钢琴曲目,也一直遍寻不获。顾智中坦言:“我在1995年回到新加
坡,1996年就两次因为受不了而回去纽约,去买乐谱、买唱片、听音乐
会。”

  当然,顾智中并不会因此就回到美国发展事业。他说:“留在美国
机会固然比较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竞争也比较激烈。无论如何,既
然已经回来了,我就应该好好地栽培这里的下一代,在自己的国家打出
一番事业。”

Copyright © 自得其乐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