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大提琴家乌兹·威斯尔(Uzi Wiesel)

  他从来就没想过要表现得与众不同,更非常反对哗众取宠。甚至,
  以色列有深远的音乐传统,有很多优秀的音乐家,为什么备受世人
瞩目的,却都是战乱和斗争呢?

  这是以色列大提琴家乌兹·威斯尔(Uzi Wiesel)提出的质疑。

  乌兹·威斯尔是与儿子阿南·威斯尔(Arnan Wiesel)一起前来新
加坡举行音乐会,庆祝以色列独立47周年纪念。

  他遗憾地说:“好事总是不上报。人们对以色列的印象,总是停留
在炮火战乱中。然而事实上,演奏会、歌剧、艺术、文化……一切都在
进行着。”

  他认为战乱对于深厚的音乐传统,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惟一
的影响只是年轻人在艺术学院毕业后必须加入军队,为时三年。不过,
杰出的音乐家能够以音乐家的身分服兵役,除了一般训练外,其他时间
还是以演奏为主。”

  他指出,以色列虽然是一个小国,却分别在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设
有两间大型音乐学院,训练了很多杰出音乐家。此外,以色列也拥有一
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以色列爱乐乐团。

  他说:“以色列的音乐传统历史非常悠久。音乐在犹太人的生命中
扮演重要的角色。群众到教堂里翻开圣经,不是用读的,而是用唱的。”

  乌兹·威斯尔也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许多居住在欧洲
的犹太人移居到以色列,他们带来欧洲的文化传统,传到我这一代,我
们又把它传给下一代,代代相传。”

  时至今日,以色列人对音乐依然兴致高昂:“在特拉维夫,几乎每
一个晚上都有三四场音乐会在进行着,电台特别设立一个古典音乐频道,
24小时播放古典音乐。学音乐的年轻人很多,学院里除了教导西洋古典
音乐,还可以学习中国音乐、日本音乐、甘美兰音乐……”

  以色列也曾出现许多世界知名演奏家,在国际音乐比赛中频频得奖。
乌兹·威斯尔本身就曾获得多项国际大奖,包括1953年的皮亚季戈尔斯
基奖以及在1957年和1961年分别在莫斯科和法国举行的国际音乐比赛。

  多年来乌兹·威斯尔曾与帕尔曼、梅纽因、朱克曼、祖宾梅塔等多
名世界著名音乐家合作,并以推广以色列音乐为己任,获得以色列政府
颁发的“最佳以色列音乐演奏者”奖项,也为多名以色列作曲家的大提
琴协奏曲进行首演。

  现代新作品对听众来说虽然比较陌生,乌兹·威斯尔却不认为演奏
会因此而吃亏。他说:“凡是好音乐我都喜欢演奏,而听众是可以教育
的。有些人会比较喜欢听一些熟悉的作品,但是演奏就像谈话一样,一
个人能不能接受你,完全是看你能不能说服他。”

  乌兹·威斯尔曾试过在一次音乐会中一口气安排5首新作品:“结果
全场爆满,演奏结束后一名听众还前来告诉我:我向来都不喜欢大提琴,
从今天起,我会很喜欢它。”

  乌兹·威斯尔近年来渐渐减少演出次数,比较专注于教学,曾在以
色列、美国、德国、英国及莫斯科主持大师班,目前是特拉维夫大学音
乐学院的教授。

  他说:“年事渐高以后,自然而然地就想要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传
授给年轻一代。”

  后辈音乐人才,最令他引以为荣的莫过于儿子阿南·威斯尔。

  乌兹·威斯尔经常都与儿子合作到世界各地演出。他说:“阿南15
岁那年,我们第一次联合演出,那时我就发现,生命中的角色改变了。
之前我一直都只当他是个听话儿子,那一次演出我突然发现他在音乐会
上弹出很多自己的东西,突然有了自己的风格。从此我们经常都在台上
通过音乐对谈,一切变得非常有趣。”

  乌兹·威斯尔欣慰地说:“如今阿南也有了自己的知名度。人们都
认识他,而不再只是把他当成我的儿子。”

  阿南·威斯尔9岁开始学钢琴,16岁在一项国际音乐比赛中得奖后,
决定正式走向这条道路。他曾在澳洲、美国、欧洲及以色列等地演出,
与以色列爱乐乐团、悉尼交响乐团等联合演出,也曾在卡内基音乐厅举
行演奏会。。

  身为著名音乐家的儿子,阿南·威斯尔认为自己占了一定的优势:
“父亲是著名音乐家,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即使是与父亲同台演出,阿南·威斯尔也不认为自己会被父亲的盛
名所掩盖。他说:“联合演奏是一种交谈,与任何一名音乐家合作,你
都必须听从对方的看法。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与家人合作,感觉
更亲切,更舒适。”

  乌兹·威斯尔也说:“培养后辈,并不是你怎么演奏就要求他也照
样演奏,而是让他学习思考、聆听,鼓励他发展自己的个性。”
Copyright © 自得其乐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