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伊冰

  本地学习声乐高级文凭的很少,专修歌剧而期望能专业演唱的更是少
见。
  21岁的余伊冰却说:“我喜欢舞台,喜欢把歌剧人物的感情世界从内
心深处由衷地演唱出来。一上了舞台我就觉得很舒服自然,像我的第二个
家。”

  余伊冰刚刚由吉尔德音乐学院毕业,9月间回新度假并前往马来西亚
参与歌剧《密卡多》演出,随后进入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攻读专业歌剧文凭。

  余伊冰争取每一个演唱的机会,今年3月报名参加第44届皇家海外音
乐比赛,经过3个回合的比赛,荣获声乐组最佳新秀歌手奖。

  皇家海外音乐比赛是一项历史悠久的音乐比赛,开放给英国各地及英
联邦国家年轻音乐家参加,这次比赛吸引了20个国家的400多名参赛者,
21岁的余伊冰是最年轻的入选者。

  她说:“这是我第一次在英国参加这么大型的比赛,过去一直觉得自
己的声音不成熟而没有参赛。但是接下来我会多多参加比赛,尽量吸取经
验。我觉得参加比赛,有没有得奖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一个上台的机
会,与观众接触,看看评判给你什么评语,自我改进。舞台上的实际经验
是躲在图书馆里读死书所得不到的。”

  余伊冰从小学习钢琴并参加学校合唱团,中四毕业后前往吉尔德音乐
学院专修钢琴,第二年却毅然专入声乐系。她说:“在新加坡,大家都在
学钢琴。我也喜欢钢琴,但是去到英国我遇到一个很好的声乐老师,发觉
声乐才是我的最爱。”

  那时候,余伊冰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歌剧在新加坡非常
冷门,学音乐的也多数选择器乐。不过我现在觉得这个选择很好,因为钢
琴总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在苦练,歌剧却是几十个人在一起表演,能够与
很多人接触,与其他演员交流切磋,没有那么寂寞。”

  在声乐系里这几年,并没有碰到其他的亚洲学生。她说:“其实肤色
并不是很大的问题,现在也有很多黑人在唱歌剧。只要你有那把声音,化
了妆穿了戏服,没有人看得出你是外国人。”

  她认为比较大的困难是语言方面:“我们必须学习德语、法语和意大
利语等不同语言的发音,以演唱各地的歌剧。同学们都是欧洲人,学起来
很快上手,我们则必须加倍努力。”

  余伊冰目前已考获音乐荣誉学位,又将继续为时两年的高级文凭,为
专业演唱作准备。

  她说:“我太年轻,而且缺乏经验,因此很需要这类重视实际演出的
课程。课程每3个月呈献一次演出,让学生累积舞台经验和储备剧目。”

  此外,国际歌剧团或经理人也经常到皇家音乐学院寻求新人,为她日
后的事业发展提供较多的机会。

  余伊冰说:“这个歌剧课程一年只收12个人,每个声部只有3个人,
能够被录取,使我觉得很庆幸。我希望这一两年内能够多演出、多参加比
赛、到处面试,毕业以后在歌剧的世界里闯一闯。”


Copyright © 1998
自得其乐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