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
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每一季的主要演员有近300个之多,亚洲
人却只占了大约10个。
37岁的中国男中音歌唱家周正在大都会歌剧院呆了4年,也
是少数在美国获得极高赞誉的华人歌唱家之一,曾在卡耐基音乐
厅演唱十多次之多。
歌剧演唱家不像器乐演奏家,能够以纯粹的音乐打动人心,
为自己争取一席之地。演唱家涉及的范围包括语言、动作、表情
等等,言行举止都要表现得与西方人一样,很不容易。
周正在上周末(10月24—25日)来新参加新加坡交响乐团演
出时受访,他说:“西洋歌剧不光是一个技巧,它还有形象的问
题。歌剧里的故事都是西方的老故事,亚洲人唱歌剧时形象上就
比西方人吃亏。唱得与他们一样水平并没有用,只有唱得比他们
好,才有被选上的机会。”
实际上,小时候的周正并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歌唱家。
他说:“小时候,妈妈是上海乐团的专业歌唱家,我从小就
喜欢听她唱歌,但是一直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钢琴家。”
周正勤练了一段时期,就因为文革而停止学钢琴。他说:
“到了又可以弹琴的时候,已经浪费了很多年,肌肉都变了,不
能当一个专业演奏家。这时候我变声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妈
妈的一个当声乐老师的朋友发现我的声音变得很厚,很适合唱歌,
我就这样开始唱歌了。”
周正在198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1985年以优异成绩
毕业。他说:“中国的音乐教育是跟随俄国的体系,上海音乐学
院的这几年为我打下扎实的基础。这几年也是中国开放的时期,
使我有机会接触了许多外国专家,唱了好多东西,对自己 建立
起信心。毕业后也考虑过留校任教,但是后来想想还是出国继续
深造的好,因为自己学的毕竟是西方的东西,还是要到他们的文
化里去泡一泡。”
周正在伊利诺大学获得声乐硕士学位后,继续到维也纳深造,
在这期间曾多次获得国际声乐大奖,其中主要的有1986年度美国
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声乐比赛大奖和1991年维特克国际声乐比赛
大奖。
他说:“年轻的歌唱家都需要通过一次又一次比赛以及在比
赛中得奖,慢慢地让人家知道你这个人。我是在维特克比赛中得
奖后有机会与我的音乐家经纪公司签约,好的经纪公司能为你提
供很多机会。”
西洋歌剧界里对不是白人的演唱者存有偏见,周正认为,这
种偏见要靠大家的努力慢慢地纠正。他说:“就像20年前他们认
为黑人不能唱,但是随着越来越多杰出的黑人演唱家的出现,现
在许多歌剧都已经采用黑人为主要演员。现在东方演唱家也是面
对同样的情况,我们只能慢慢地努力来达到一定的程度,改变这
个情形。”
除了歌唱技巧,华人歌唱家在语言和表演方面也必须特别努
力。周正说:“西方人动作夸张,东方人天生含蓄,这方面要下
很大的功夫。要唱歌剧也要把意大利文、法文、德文、俄文等等
都学会,而且不只是要唱得准,还要把那个味道表达出来。”
相比之下,演唱歌剧对东方人来说有一定的难处,但周正认
为:“通过华人音乐家的努力,西方人慢慢对东方人的形象有所
改观。以前参加音乐比赛时,东方人根本不被放在眼里,后来多
次比赛都让中国人得奖后,比赛出现中国人时大家都另眼相看,
因为参加比赛的中国人虽然不多,但他们很可能就是最后几个表
现特出的参赛者。”
近几年来周正也每年回中国举行音乐会,并且在美国的音乐
会上加入中国民歌曲目,让中国听众有机会接触西方音乐,也让
美国听众了解中国歌曲。
周正说:“音乐本来就是世界语言,歌剧虽然起源于西方,
却不应该有国籍之分。高尚的艺术,就应该有应得的发展。”
Copyright © 1998-99 自得其乐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