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思宁

  曾思宁还没懂得ABC,就已经懂得Do Re Mi。还没懂得看五线谱,就
已懂得拉琴。

  曾思宁3岁开始学琴,爸爸教小提琴,妈妈教钢琴。

  曾思宁今年10岁,已经考获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小提琴和钢琴第八级
文凭,

  这名巴耶礼巴美以美女校五年级学生,父亲是小提琴家曾扬成,母亲
是大提琴家兼钢琴教师叶春云。

  放下提琴,曾思宁和任何一名小女孩并没有两样:上学乖乖听老师的
话,回家用功读书,平时喜欢游泳打球,假期跟爸爸妈妈到处游玩。

  拿起提琴,她却是一名成熟稳重的乐手:辛勤练习,毫不放松,充分
准备以后步上舞台,信心十足地演奏。

  而今苦练多时,曾思宁即将于11月20日高高地站在舞台上,举行她的
第一场个人独奏会。音乐会曲目,包括多首难度颇高的小提琴曲。

  拿着节目表问她最喜欢哪一首乐曲,她指着曲目中的巴齐尼《小精灵
舞曲》。

  那不是最难的一首吗?

  “但是它最好听。”

  不怕辛苦?

  她摇摇头。

  妈妈叶春云说,这一次的演出,具有一定的水准和挑战性,曾思宁也
认真准备多时,并不是小女孩的一场儿戏。

  曾思宁每天拨出至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拉琴,学校假期则每天练习四
五小时。近来为了准备演出,每天早晚练习两次,钢琴则每天练一次,每
一次的练习约两小时。

  这么个练法,如何应付学校作业?

  爸爸曾扬成笑着说:“学校功课也一样照做啊!学音乐和做功课是两
回事,很多孩子没学音乐,功课也一样不好。”

  父母都认为,曾思宁的杰出表现,一方面是先天的音乐天份,一方面
是双亲的严加督促。

  当同龄的幼儿只知道嚎啕大哭的时候,曾思宁已能够唱出悦耳的歌
曲。

  叶春云说:“思宁很小的时候就不哭,一起身就唱歌,像小鸟一样,
还唱得很准。”

  妈妈每天在家里教钢琴,曾思宁听了,也自己弹着玩:“既然她喜欢,
我有空就教她一点。后来我发现她在电视上或到什么地方听了一些曲调,
也能够自己在钢琴上弹出来,左手还配上和音,觉得她有点天份,也让她
开始学小提琴。”

  4岁上幼稚园的时候,曾思宁有一次在学校表演,练习时拉了几个音,
就告诉妈妈学校那架钢琴的音不对。

  钢琴有没有调音,一般人很难听得出来。叶春云听到女儿这么说,决
定考一考她:“我们在钢琴上弹一些音符让她认,她居然每一个音都能正
确地听出来,我们才知道她有标准音高。”

  叶春云说:“既然知道她有天份,就应该加强指导。我们知道她的能
力能够做到哪里,对她的要求也比较高,她的吸收能力很强,又很听话,
我们叫她做的东西,她都一一做到。”

  曾扬成认为3岁开始学琴并不会太早,同时学习两种乐器也不会造成
任何困难:“学习乐器是越早越好的。不会看谱,可以通过耳朵先学拉,
使用十分之一大的小琴。我的大儿子两岁就开始学提琴,比思宁更早。只
要孩子有时间,身体健康,就可以多多学习。”

  曾扬成的长子曾勇涵也在10岁考获第八级文凭,14岁考获演奏文凭,
曾多次在比赛中得奖,目前在美国莱斯大学攻读音乐学士。

  曾扬成指出,年幼学琴,家长的督促是很重要的:“那时候我们每天
看着她练琴,一个星期陪她练四五天。最近几年才减少到每星期一两次。
只要早期的方法正确,养成好习惯,接下的进展就比较容易。”

  曾思宁也和其他孩子一样,学习过程中提出抗议。曾扬成说,曾思宁
刚进小一的时候,告诉爸爸:“放假同学都可以玩,我还要练琴,不好
的。”

  曾扬成当然没有让女儿因此而放松下来:“我很了解小孩的心理,有
些事情是不能让孩子自己决定的。当时我告诉她:你看家里是不是每个人
都学音乐呢?不学音乐的人,不可以住在这里。”

  年纪较大以后,曾思宁对音乐越来越有兴趣,自动自发地勤加练习,
就再也没想过要放弃。

  曾扬成并不允许孩子凭着自己的天份而放松练习:“有音乐天份的孩
子固然难得,但是只靠天份也没有用。这个阶段除了打好基础,也要注意
纪律问题。尤其是越聪明的孩子,越容易凭着自己的天份而含糊练习,不
用功。”

  他说:“表演的时候拉错我们不怪她,但是如果练习的时候随便乱拉,
就要挨骂了。”

  曾扬成确保孩子每一次的练习都达到一定的目的:“我注重有素质的
练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你只有半小时,就应该问问自己如何
有效地利用这半小时,而不是爸爸叫我练多久我就练多久。有时候孩子精
神差拉得不好,我们反而叫她别练,去玩一玩才回来练。”

  曾扬成夫妇表示,计划在两三年后让曾思宁出国攻读音乐。

  把小思宁培养成天才音乐家?

  叶春云说:“我们不敢这么指望,因为要成功毕竟要有很多条件。我
们无法这样要求孩子,只希望能尽力而为。即使她以后不想演奏也无所谓,
只要她有一技之长,只要她快乐。”

Copyright © 1998
自得其乐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